老人立夏如何养生

老人立夏如何养生呢?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, 进入立夏之后 , 天气开始逐渐炎热起来 , 作为老年人在立夏更要注意养生 。 那么 , 老人立夏如何养生呢?下面小编为你做介绍吧 。
 老人立夏如何养生1、老人立夏如何养生:颐养心神气血
立夏要早睡早起,注意养阳,方能较好地保护心血管 。 尤其要避免大汗淋漓,因为汗液过多流失,会导致人体电解质紊乱,伤及体内阳气 。 但是,不运动也不利于心脏健康,怎么办呢?立夏之后,大家不妨清晨起来在住所附近的林阴花间处散散步,即便是在自家养花的阳台上散散步也能起到颐养心神的效果,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华,推动血液循环,增强新陈代谢 。
2、老人立夏如何养生:饮食宜清淡忌油腻
中医认为“立夏”后阳气上升,天气逐渐升温,如果此时人们还多吃些油腻,或是易上火的食物,就会造成身体内、外皆热,而出现上火的痤疮、口腔溃疡、便秘等病症 。 “立夏”以后饮食原则是“春夏养阳”,养阳重在“养心” 。 养心可以多喝牛奶,多吃豆制品、鸡肉、瘦肉等,既能补充营养,又可达到强心的作用 。 平时多吃蔬菜、水果及粗粮,可增加纤维素、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供给,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。

老人立夏如何养生

文章插图

3、老人立夏如何养生:梳头保健
立夏之后,不少人白天工作时间都相应延长一些,大家要及时调整自己工作计划和生活节奏,就算再忙也要记得梳头保健,不但能缓解一天的疲乏,还有助于保持头发黑亮 。 只要多梳头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,加快细胞的新陈代谢,增加对头皮及毛发的血氧供应,使头发变得乌黑光润 。
4、老人立夏如何养生:预防心脑血管及肠胃疾病
我国自古习惯以“立夏”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 。 立夏前后,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℃至20℃,正是“百般红紫斗芳菲”的季节 。 随着夏季的到来,气温高,湿度大,细菌容易繁殖,饮食要卫生,少吃隔夜饭菜,碗筷要干净,以免染上肠炎、痢疾,体虚的人要注意少吃生冷 。 气温明显升高会诱发手足口病、急性细菌性痢疾、食物中毒和胃肠消化疾病等疾病开始侵害人们的健康 。
老人立夏如何养生

文章插图

 
立夏节气有哪些习俗1、忌坐门槛
立夏日还有忌坐门槛之说 。 在安徽,道光十年《太湖县志》中记载:“立夏日,取笋苋为羹,相戒毋坐门坎,毋昼寝,谓愁夏多倦病也 。 ”说是这天坐门槛,夏天里会疲倦多病 。 30年代《宁国县志》中记载:“立夏 。 以秤秤人体轻重,免除疾病,所谓不怯夏也 。 俗传立夏坐门坎,则一年精神不振 。 ”立夏日,孩童忌坐石阶,如坐了则要坐七根,始可百病消散 。 忌坐地栿,谓这天坐地栿将招来夏天脚骨酸痛,如坐了一道就须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数,方可解魇 。
2、斗蛋
立夏节时,大人用丝线编成蛋套,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,挂在小孩子脖子上 。 疰夏绳即长命缕,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处为其消灾祈福,消暑祛病,以防注夏 。
立夏中午,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,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,挂于孩子颈上 。 孩子们便三五成群,进行斗蛋游戏 。 蛋分两端,尖者为头,圆者为尾 。 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,小孩子相互比试,称为斗蛋 。
 
 
立夏的由来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,夏季的第一个节气,表示孟夏时节的正式开始,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 。 斗指东南,维为立夏,万物至此皆长大,故名立夏也 。 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,是夏天的开始 。 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,炎暑将临,雷雨增多,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。

推荐阅读